首页 > 社会热点 > >正文

《大宋宫词》背后的故事,“刘涛”支持的纸币,为何没能取代金银_天天观热点

2022-12-26 10:59:15

最近骆驼在追《大宋宫词》,因为骆驼是一个历史爱好者,所以关注的点并不在剧情上,所以就不对电视剧本身做什么评价了。而在今天骆驼的第704篇原创文章中,我想聊的是,“刘涛”(剧中饰演刘娥)曾经支持发行的纸币“交子”,为何没能全面取代金银等金属货币。


(资料图)

纸币之前

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,在人类的早期文明时期,大家都是以物易物,并没有通行的货币,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各种物资的种类变得更加繁复,以物易物就开始变得不合时宜,于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货币就开始出现,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货币是天然的贝壳。

在天然贝壳作为一段时期的货币以后,大家发现这个携带相对方便,使用场景多元的货币真的好用之后……天然贝壳就不够用了,于是各种材质制作的“贝壳模型”就开始加入到了流通货币的大家庭。后来随着冶金业的发展,以及金属货币在实用性上的卓越表现,金属货币开始一统货币天下。

虽然后来货币的形状千变万化,主要金属配比也变得不同,但是金属货币一直到近些年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。可能有人会问,新中国成立以后,金融已然稳,而且纸币也已经普及,为何金属货币(元、角、分)还能依然坚挺。骆驼认为,这主要还是因为金属的性价比高,大家早期最常用的货币,往往磨损都不比较严重,需要及时更新,但是金属钱币却可以“历久弥新”。

说完了金属货币的优势,我们再来聊宋朝时为何会出现纸币。骆驼查询了很多资料,大家对于宋朝能推行纸币的原因,大多归结如下:

宋朝时遭遇了“钱荒”。有人可能会说,钱没了就造呗,怎么还“荒”上了。我们前面已经说了,当时的钱币主要是金属,但金属其实只是一个广泛的概念,如果啊金属的范围缩小一点,其实金属特指的是“铜”。铜这种金属因为采用方便,所以在我国文明发展的早期就被广泛使用。但随着时间的延续,以及人口的增加,以及铜器的广泛使用,铜资源开始日益减少。

而且从古至今大家都有一个习惯,那就是“买涨杀跌”,当铜变得紧俏时,有钱人会把一部分铜钱攒起来,还有一部分人会把铜钱熔铸成附加值更高的铜器,而我们周边的国家,也因为缺乏铜资源,所以也经常远道而来,以本地特产换取中原的铜钱铜器,此外还有佛像铸造等多个“吃铜”的大户,所以时间一长,中原王朝就开始闹“钱荒”了。

不过“钱荒”这个问题并不是宋朝独有,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愈演愈烈,当时有部分皇帝“灭佛”,其实就和“钱荒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到了宋朝时,老赵家想出的解决办法是推广“铁钱”,但是因为铁钱的重量不低,但价值不高所以大家一般并不喜欢用它,尤其是大宗交易,那就更是“出钱不讨好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,大宗交易就不能用贵金属,比如金子或银子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因为这两种金属本就稀少,而且大宋因为还有外债还(赔偿白银),所以金银根本就不富裕,所以这种东西很难流通起来。正式在种困局之下,大宋开始用上了纸币,不过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
纸币由来

据《宋史》等资料记载,宋朝时的“纸币”最初并不是官方发行,而是先流传于民间,而它的发源地是四川。可能有人会问,为何不是中原而是偏远的西南呢?答案正是因为四川地处偏远的西南,因为自唐朝朝末年到宋朝建国,中原是几易其主,中原的混乱,让很多人都避乱到了蜀地(唐明皇在“安史之乱”,往天府之国跑不是没有原因的)。

因为四川山高路陡,易守难攻,所以长年“和平”的蜀地就成为了当时的"经济特区”。但是四川独特的地理条件,也为以铁钱为主的贸易往来带来了不便,毕竟背着一袋子铁去翻山越岭的交易还是很痛苦的。于是当地人就想出了一个小妙招,把铁钱存在“交子铺”中,再交上一定的管理费,就可以拿着一张纸质的证明,去进行交易,谁最后想要铁钱了,就可以拿着这张纸质证明来兑换铁钱,这张纸质证明就叫“交子”。

本来只是一件好事,但在执行的过程中,却出现了问题,有的“交子铺”主一看这么多铁钱放在仓库里,很长时间也没人来兑换,就感觉有点浪费,于是就拿着客户寄存的铁钱去投资赚外快,当有人发现了这个空子开始四处“薅羊毛”以后,这种行为开始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,而其中的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,不光没“薅成羊毛”,还把本金给搭了进去,于是等到兑现时出现了问题,从而让整个行业的信誉都受到了打击。

货币虽然被定义为金融的一部分,但它的核心其实是道德领域的“信誉”,当失去了“信誉”这个核心之后,货币这个空壳就一无是处了。所以民间的“交子‍”在失去了信誉之后,很快就被淘汰出局。后来宋仁宗即位以后(虽然仁宗在位,但是主持大局的却是太后刘娥),官方为了解决蜀地的贸易支付问题,就开始进行官方发售“交子‍”,模式和民间的基本类似,不过因为它是国家发行管控,所以可以称得上是法定货币。

纸币为何没能一统天下

那里说有了国家的管控,纸币又这么实用,那么为何宋朝的纸币没能广泛铺开,一统天下呢?其实不光宋朝没能铺开,甚至到了元朝之后,纸币还开始走向了没落,而到了清朝时,纸质货币几乎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,而这其中的原因,其实还是“信誉”问题。

当年宋朝官方发行“交子”之初,要求发行面值100的交子,必须库存有28个真铁钱(相当于现代的准备金,纸币一般没有1:1发行的),这个制度初期执行的还行,但是后来因为大宋朝廷经营不善,导致国家很差钱,于是就开始超发(比如库房有28个真钱,他敢发面值200甚至更多的交子),于是交子的信誉就开始走低。

没了信誉的交子,自然不受市场欢迎,但是此时的交子已经成了法定货币,所以大宋朝廷依然发得不亦乐乎,于是交子就烂了大街。所以交子不光没能让纸币在大宋一统天下,还给了各朝统治者提供了非常不好的范本,以至于后来的王朝(明朝最严重的)统治者都用此招来从百姓身上“薅羊毛”,所以在明朝亡了以后,清朝的皇帝们开始痛定思痛,最终决定把纸币彻底赶下了历史舞台。

小结

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,之所以“交子”没能取代金银等金属货币,并不是部分人以为的它会被仿制,而是因为它的“信誉”没有被保护好。其实信誉又何止是纸币的核心......

标签:

下一篇:
上一篇: